热搜: 彩乐乐网官方网站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综合消息:当地时间2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称死于以色列军队袭击的巴勒斯坦人已超过1.5万,其中70%为妇女儿童。目前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围绕加沙地带停火的谈判陷入僵局。
美联社报道称,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表示,以军12月1日重启军事行动后,加沙地带已有至少200人死亡,死亡总人数超过15200人,另有4万余人受伤。巴勒斯坦官方通讯社“瓦法”报道,以军2日空袭位于加沙地带中部的努塞拉特难民营,造成至少13名平民死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巴勒斯坦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通报,加沙伊斯兰大学校长苏菲杨·泰亚(Sufyan Tayeh)及家人2日死于以军对加沙地带北部的轰炸。
CNN说,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2日向以色列特拉维夫发射火箭弹。哈马斯政治局成员艾萨特·理什克(Izzat al-Rishq)称,卡桑旅发射火箭弹的地点在加沙地带北部。2日晚间,以军为保护特拉维夫市中心区域启动“铁穹”防空系统,发射了至少12枚拦截导弹。
以色列和哈马斯于当地时间11月24日开始为期4天的临时停火,之后于11月27日、30日分别延长停火2天和1天。12月1日,以色列称哈马斯对以发射火箭弹,宣布重启军事行动。路透社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称以色列必须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为保护平民付出更多努力。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同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场论坛上说,以色列应当保护平民,这“既是一种道德义务,也是一个战略上的关键点”。
CNN称,由于以色列和哈马斯互相指责对方未能完整履行此前停火协议所规定的义务,目前的停火谈判陷入僵局。半岛电视台说,当地时间2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召回在卡塔尔的谈判代表;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则表示,在加沙地带停火前不会再与以色列进行谈判。法国总统马克龙2日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试图推动在加沙地带实现新的停火。(完) 【编辑:王祎】
为促进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情况,以“戈壁滩上的葡萄酒产业”为主题的“驻华使节地方行”活动日前在宁夏举行。来自加纳、保加利亚、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的驻华使节、外交官和外国地方政府驻华机构代表走进贺兰山,走入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庄,感受中国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
规模产业,惠民增收
每年11月,贺兰山酿酒葡萄种植区的数十万亩葡萄树迎来“冬眠”——已经干枯的葡萄藤蔓被埋进土里,以防冻伤,待到来年春天,再从土壤中重新挖出,上架、绑扎。“这附近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工作都和葡萄相关。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在葡萄园打理葡萄藤。”在一处葡萄园,务工的村民王利群向客人们介绍。
宁夏有近40年的葡萄酒酿造历史。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当地农民提供工作岗位超过13万个,农民收入中约1/3来自葡萄酒产业。
“葡萄酒产业帮助民众增加收入,效果很不错。”走进一座酒庄的销售展示间,经过培训的当地村民正通过手机直播带货,这一幕让保加利亚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约尔达诺夫格外感兴趣。他表示,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能有效提高从业者收入水平,提升民众福祉。
近年来,宁夏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仅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就达58.3万亩,占全国约1/3,酒庄228家,年产葡萄酒约1.3亿瓶。当地把葡萄酒产业作为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
如今,在黄河水的滋养、贺兰山的呵护下,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的一张对外名片。加纳驻华大使温弗雷德·哈蒙德表示,希望中国继续拓展国际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中国产葡萄酒,也让这一产业带来的红利能回馈更多民众。
绿色经济,促进生态
在宁夏银川市郊区的一座酒庄,由矿区废弃石头筑成的酒庄建筑吸引了客人们驻足、拍照。让大家好奇的是,这样一座酒庄竟然建在一片废弃矿坑之上。
这是宁夏依靠发展葡萄酒产业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的缩影。在葡萄园“深沟浅种”的种植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助力下,当地35万亩荒滩变成了绿洲,曾经的废弃矿坑变成了生态酒庄,葡萄园区变成了拦蓄工程,实现了葡萄酒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有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绿色经济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近松茂弘表示,中国把荒凉的戈壁滩变成绿色宝地,还生产出优质葡萄酒,这是绿色发展的奇迹。
此次宁夏行,外国客人们对中国经济绿色、蓬勃、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多直观感受,葡萄酒产业背后是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态成就。
“中国对生态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温弗雷德·哈蒙德表示,“作为一名生态学家和农业学家,我会把中国经验带回加纳。如果有人想寻找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合作伙伴,我一定会推荐中国。矿坑治理,防沙治沙的麦草方格,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这里有太多故事值得向世界讲述。”
文旅融合,未来可期
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葡萄酒庄成了游客到访宁夏的必选之地。
“在贺兰山,每一座酒庄都如同一座宝藏值得探访。”德国驻华大使馆食品和农业参赞邓菲表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文旅融合做得很出色,成功的经验可供德国借鉴。
“希望通过组织有关葡萄酒鉴赏、旅游活动及召开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澳中两国消费者的认知和兴趣,为两国葡萄酒行业的文旅融合打造共同的旅行路线。”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樊思明表示。
以“绿”生“金”、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正指引着宁夏葡萄酒产业走上更高效的发展道路。统计显示,目前宁夏酒庄已有近半具备旅游接待功能,其中不乏4A级景区酒庄。在多个酒庄,旅游业带动的葡萄酒销售额占销售总额一半以上。
“有的酒庄是中国园林式风格,有的将古代建筑风格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有的是纯白色线性结构,有的又与连绵起伏的贺兰山融为一体,真是各有特色、百看不厌。”日本宫城县大连事务所所长小野光规表示,真想在这里多待几天,进一步体验中国文旅融合的魅力。(本报记者 张文)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